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771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一方面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要求,一方面是我国仍然处于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污染隐患多,渐发、突发和意外的污染事故频率高的现实。
造成此次广西、贵州、云南局部地区极端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据广西气象部门统计,2010年2月上旬,广西各地降水量0.0-23.5毫米,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同期降水偏少6-10成,平均降水量2.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8成。
覃志年说,高压坝就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的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即使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造成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从去年8月以来就几乎没有降雨,遭遇了几十年来少有的极端干旱据了解,2010年,江苏环保部门将把环保的市场准入和退出作为推动结构调整的核心手段,坚守五条硬杠杠,包括对12大类559个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坚决不能碰,守住生态红线。太湖和淮河流域引进的项目必须分别达到清洁生产二级和三级以上水平。从江苏省环保厅获悉,刚刚过去的2009年,江苏省共否决了900多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总投资近200亿元人民币。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江苏省环保厅围绕以环保促转型,通过各种环保手段,关闭粗放型发展的大门,先后出台了一批禁止建设排放三致物质和恶臭气体的项目名录。
同时在全省划分了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等12大类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作为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严格保护起来,总量占江苏省国土面积20%。集中区外的新扩建化工项目一律不批。因此处理技术应充分考虑雨污水排放体制,处理技术应与排放体制相匹配。
现有的排水体制基本不健全,部分地区无排水系统甚至沟渠。据环保部网站消息,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该规定自2010年2月8日起实施。各种生活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业面源污染有加重趋势,这些都严重威胁到农村的生态环境安全。部分发达的农村有主干沟渠。
采用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分类方式是基于:第一,有机垃圾处理方式相对简单,农村拥有有机垃圾厌氧发酵和堆肥的经验和传统。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不完善。
第一章总则中明确提出了3条主要技术路线和原则,为体现总则中的3条技术路线和原则,提出了具体配套的技术要求。以煤为主的农村地区,也鼓励他们使用清洁煤炭,减少劣质煤的使用,既提高燃烧效率,也可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从农村环境管理来看,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起步晚、起点低,管理基础较为薄弱。分析城市生活污染防治集中处理模式,并充分考虑城市与农村生活污染防治工作的差异性,提出了以分散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章阐述新技术开发与示范推广,提出要加大农村适用污染治理技术的开发、示范与推广,加大资金投入,以及鼓励农村污染防治的专业化运营及服务,在农村开展环境教育等内容。环境保护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将采取措施,通过多种媒介,通过解读把《技术政策》宣传出去,促进各级环保部门和有关单位人员的学习和理解。记者:《技术政策》的发布具有重要意义,请简要介绍它的特点和主要内容?答:《技术政策》的制定,主要用于指导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的规划和设施建设,重点解决由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和废气等所引起的农村生活污染问题。垃圾分类收集与分类处理应相结合,分类过于复杂以及处理方式单一,都会降低分类处理效果,造成分类收集、混合处理。
因此基于以上农村生活污水特点,本着以分散处理为主、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不同污水类型的技术路线。记者:作为环境保护部的政策性指导文件,《技术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思路是什么?答:《技术政策》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农村实际出发,着眼于推动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农村生活污染问题。
《技术政策》总则中明确提出了3条主要技术路线和原则。第三章提出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鼓励回收利用,严禁随意丢弃、堆放和焚烧,并明确提出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以及无机垃圾填埋处理、有机垃圾堆肥处理的要求。
利用农村传统垃圾堆肥和沼气池等技术,可以达到有机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的,并且技术成熟,操作简单。农村人居环境恶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农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污水无序排放,露天厕所随处可见,大量生活垃圾无序丢弃或露天堆放,不仅占用土地、破坏景观,而且还传播疾病,影响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分离有利于其余垃圾减量化和降低处理难度,可使其余垃圾体积大大降低,并且可减少垃圾渗滤液和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和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等问题,便于后续处理。《技术政策》也将与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等农村环保政策措施的实施相互配合。我们迫切需要从技术角度对农村生活污染防治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记者:请谈谈环境保护部对贯彻执行《技术政策》有哪些部署和要求?答:《技术政策》的制定发布非常重要,各级环保部门学习贯彻同样重要。
农村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亟待解决的时候。就如何学习和理解贯彻该文件,环保部科技标准司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对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的农村应考虑以村为单位的处理方式。就是说农村生活垃圾也应进行分类,并且应适当设置垃圾集中收集容器,同时也减少了随意堆放及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农村传统炉灶能源利用率低,所以《技术政策》鼓励采用省柴节能灶,还要求加设排烟道,减少烟气的室内污染。在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2010年2月,环境保护部制定发布了《技术政策》,从宏观技术层面上指导农村开展污染防治工作,解决我国农村生活污染中的突出问题,改善农村环境和村容村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其次,农村污水不同于城市,规模相对较小,由于生活习惯和季节变化,污水排放变化较大。因此对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以有机垃圾、无机垃圾的两分法为宜。沼气、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都是农村地区较有条件获取的清洁能源,可以逐步替代或部分替代传统的秸秆和生活用煤。农村地区居住分散,污水排放分散。
第四章阐述的是农村生活空气污染防治,主要提出鼓励采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推进农村节能等。记者:《技术政策》中还提出了农村生活空气污染防治问题,是如何考虑的?答: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能源需求增加、能源利用方式变化带来的能源不合理使用成为当前最主要的空气污染来源。
农村地区居住分散,各户之间距离远近不一,在难以统一收集处理时需要考虑分散的、单独的处理模式。记者:请简要介绍环境保护部为什么要发布《技术政策》?答: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要求各级环境管理部门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关注和投入,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技术政策》分五章共31条。记者:《技术政策》在生活污水处理上针对农户居住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和处理技术,这样考虑的出发点是什么?答:首先,农村居住分散情况不同于城市。
第二章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防治提出了农村污水雨水的处理原则,农村厕所的用水问题和鼓励采用生态厕所,鼓励采用自然处理技术,积极推广利用沼气池处理人畜粪便。同时,与《技术政策》配套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也会在今年上半年发布,《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技术规范》已经于2009年发布,《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也有望较快出台。这适用于没有污水收集管线和污水处理厂的农村地区,以一户和几户居民为单位。借鉴城市在工业污染防治领域应用行之有效的技术思路,并体现清洁生产理念,提出了源头削减、全过程控制污染的技术路线。
记者:《技术政策》中对农村沼气的利用给予了较多的描述,这主要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答:我国通过农业部沼气工程,在广大农村建设了4000多万个沼气池,这些户用沼气池利用家庭人畜粪便和农业废弃物等有机物厌氧发酵技术产生沼气,提供炊事、照明用能源,同时也是很好的污染治理设施。使用这些清洁能源也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缺少政策和资金支持,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我们要通过扎实工作,积极探索推进农村环境污染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成绩。
大部分农村以自然明沟修整作为主要的雨污水输送方式。而人口密集、污水排放相对集中的村落,则处理方式需要考虑集中式处理等
发表评论